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宝钢股份”)是中国最大、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。宝钢股份以其诚信、人才、创新、管理、技术诸方面综合...
针对厚度介于1.2至2.5毫米之间的冷轧板进行冲孔作业,当冲速达到每分钟70次,日冲次约10万次时,模具材料的选择变得尤为关键。过去,有客户曾尝试使用所谓的“进口SKH-9和DC53”材质制成的搓丝板报废模具作为冲头,但这些冲头在使用不久后便出现了单边崩裂的问题,导致模具寿命显著缩短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有客户尝试采用了另一种DC53淬火预硬料,并发现其性能明显优于之前所使用的进口搓丝板DC53和SKH-9。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对于进口模具材料性能的固有认知。
在冲压模具领域,存在着一种普遍误解,即认为进口模具材料如DC53和SKH-9因其进口身份,必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。然而,这种看法并不准确。尽管这些材料的进口身份无误,但在搓丝板模具中的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。这主要是由于搓丝板模具的设计更侧重于耐磨性,而对冲击韧性的要求相对较低。因此,在制造过程中,为了提高耐磨性,模具的硬度通常会提高1-2度,但这可能导致模具钢材组织转化不充分,晶粒粗大,进而降低模具钢的韧性,增加模具崩裂的风险。
长期使用后的搓丝板模具会出现晶粒疲劳,钢材内部应力增大,这也是导致模具崩裂的重要因素。
在选择适合冷轧板冲孔作业的模具材料时,需要综合考虑耐磨性和韧性,避免单一追求硬度而导致模具崩裂问题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