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宝钢股份”)是中国最大、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。宝钢股份以其诚信、人才、创新、管理、技术诸方面综合...
H13与1.8433是两种在热锻模具中常用的模具钢,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优缺点。
H13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广泛应用的热锻模具钢,以其成本效益高而著称。然而,随着现代热锻模具工况对模具使用寿命和尺寸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,H13的耐热性能、抗软化性、耐磨性以及抗开裂性已逐渐难以满足高效率的生产需求。
1.8433是一款新型热锻模具钢,以其优越的耐热性能而受到关注。其不易被软化磨损的特性,加之相对合理的售价,使得它成为许多热锻领域尝试和应用的对象。
以下是H13与1.8433模具钢的共同点和主要区别:
韧性:两者均具备良好的韧性,含碳量均控制在0.35%-0.4%之间,这一低含碳量确保了模具钢的韧性。
热处理工艺:两者的热处理工艺相对容易把控,淬火温度均在1020-1050℃范围内,这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。
抗冲蚀与抗龟裂能力:1.8433通过采用气氛保护电渣炉炼钢技术,获得了高纯净度的模具钢,有害杂质硫含量极低,因此其抗冲蚀和抗龟裂能力优于H13。
抗氧化能力与表面光洁度:在高温工作条件下,1.8433的抗氧化能力更强,使得热锻出的产品表面光洁度更高,模具表面更光亮。
耐热合金含量:1.8433模具钢中的耐热合金元素钼(Mo)含量显著高于H13,至少为其1倍。
耐热性能与模具寿命:得益于其较高的耐热合金含量,1.8433的耐热性能约为H13的2-3倍,抗软化和抗热磨损能力更强,因此在热锻模具中,其模具寿命更长。
经济效益:尽管1.8433的售价高于H13,但由于其模具使用寿命长,从长期来看,其经济效益反而更高。